【全球速看料】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以“五新举措”助力学校数字化改革

2022-11-16 09:58:44 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数字化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相关工作部署,各高校主动实践、创新路径,并取得一定成效。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坚持把数字化改革作为职业本科和“双高”院校建设的“先手棋”“突破口”,综合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对高校治理和教学实践的机制方式、手段工具进行提质升级,着力建设数字转型新基建、整体智治新格局、师生服务新体验、教育教学新生态、要素支撑新保障,为事业高质量发展释放活力、激发动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立柱架梁,推进数字转型新基建

一是织就“一张网”。建设有线、无线、5G、物联等“四网”融合型校园网络。有线网络实现万兆双核心、万兆骨干、千兆桌面,无线网络实现校园全覆盖,5G设备安装2000个以上,同步部署能源监测物联感知设备。二是建好“一朵云”。建成基于超融合技术的虚拟化私有云计算中心,支撑应用的快速部署,实现数据资源统一管理和弹性调配,为智慧校园提供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三是搭建“一中台”。建成数据中台,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全量采集业务系统数据,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汇聚、清洗、共享和管控,通过数据治理形成校本统一数据集市,消除了“信息孤岛”、实现了“一数一源”。

主动求变,塑造整体智治新格局

一是推进治理全域数字变革。建成“统一门户、身份、消息、数据”和融合“办事大厅、应用中心、消息中心、日程中心”为一体的PC端“一网通办”和移动端“云资环”APP。运用系统观念和数字化手段,对党建思政、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综合办公、后勤保障等高校治理内容优化业务流程,定制应用场景,实现工作“网上办”“掌上办”。二是打造数据分析决策中心。采用图表、看板等展现工具,完成综合态势等10个主题的数据分析、展示和预警,建立教师、学生、专业画像,实现全局“一屏掌控”,以“驾驶舱”的形式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三是搭建校园智能安防平台。高清摄像头校园全覆盖,重点区域部署智能感知设备,出入口安装人脸识别设备,建成集基础监控、门禁管理、告警中心、车辆违停、宿舍考勤等为一体的智能安防平台,为平安校园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提质增效,优化师生服务新体验

一是服务教师职业全周期全领域。围绕教职工从招聘、入职、培养、考核、晋升直到退休的职业生涯全周期和“教、学、研、评、餐、行”等校园生活全领域,应用系统覆盖坚持“应建尽建、能上则上”原则,个性化定制应用场景,集成化办理服务,重点上线人事系统应用、教务系统应用、科研系统应用、教师发展中心应用等。二是服务学生生涯全周期全领域。围绕学生从入校前到在校期间,直至离校之后的全周期和“招、学、体、住、餐、业”等在校生活全领域,提供集成化线上高效办理服务,重点上线智慧迎新应用、学工系统应用、学生发展中心应用、一卡通应用等。目前“一网通办”“云资环”中上线业务模块100余项,师生日常业务线上可办率达90%,初步实现办事“只上一张网、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阶段性目标。

开放共享,构建教育教学新生态

一是聚焦教学场景强基。建成141间智慧教室和1个主控中心,实现直播课堂、录播课堂、互动课堂、精准考勤、在线巡课和学情分析,形成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建成900端桌面云、300台工作站和30个专业机房,高效服务上机教学需求。二是赋能教学方式创新。搭建“一平三端”智慧教学支撑系统,通过云平台、移动端、教室端和管理端,实现了“教、学、诊”的网络化管理,创建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课堂教学环境。此轮疫情发生以来,承载了586门课程、每周8070学时的线上授课任务。三是突出教学资源支撑。建成14个专业群、60多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含1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开发在线开放课程130余门,入选省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26门。建成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6个,获批省级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建设项目5个、国家级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1个。积极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应用。

协同联动,强化要素支撑新保障

一是实行推进方式创新。发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特有优势,主动与国际知名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步引进行业领先的多个合作伙伴,遵循需求导向、联合开发应用、共研行业标准,形成特色鲜明的“1+1+N”智慧校园建设模式。二是注重数字素养提升。将数字素养提升作为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和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近3年累计开展数字技术应用培训2700人次以上。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以数字技术应用为主要竞赛内容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近3年教师在省级及以上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奖35项。三是加强资金支持保障。将数字化建设列入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在经费预算中优先保障。同时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资金支持,多渠道保障资金需求。

作者:于鹏飞、南有禄

关键词: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浙ICP备2022016517号-4   联系邮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