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董昭,历史上确实有董昭,不过他不是活跃在宋朝,而是在三国时期。
董昭是三国时的大臣,生于156年,卒于236年。魏臣从佞臣董昭开始,并不是因为他在战略上排名第一,主要原因是其他谋士留下的东西太少,而董昭的更多。
魏国的谋士大多城府深严,行事低调,不显山不露露。董昭的姓是山东姓,据说董昭是济阴定陶人,就在今天的山东菏泽定陶,据《董氏宗谱》记载,董昭始祖是西汉的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重视家庭的社会环境下,作为董仲舒后裔的董昭具有优势。董昭初任县令,后又任袁绍谋士,可以说此时的董昭仕途一帆风顺,但是好景不长,董昭卷入了袁绍和张邈之间的斗争。所谓良禽择木而栖之,董昭决定投靠汉献帝,但路上被河内的张杨所留,张杨是个小势力,早晚会被吞并,但他一直想独立,所以董昭假装为他服务。在众多英雄中,董昭是一位眼光独到的人,后来看中了曹操这位君主。宋朝董昭,所以董昭并不是存在在宋朝。
董昭也善于治理一方,发展水利,但他最著名的政治事件是说服曹操进爵魏王。这一事件遭到了另一位谋士荀彧的强烈反对,董昭和荀彧之间的矛盾也因此被激起。一方面忠于汉朝,支持魏国,两派斗争了好一阵子。曹操最终选择了后者,而荀彧则从队友升级为政治敌人。政治斗争残酷,事件以荀彧忧郁告终,而董昭也被冠上“佞臣”的帽子。
董昭不仅伪造文件,而且还有三寸不烂之舌。在谋士圈子里,他颇有才能,他看到汉朝难以复兴,就建了魏王之号。作为一个造王者,董昭本应该平步青云。然而,与预期相反,董昭后来失去了权力和影响力。
在《三国志董昭传》的字里行间,找不到失势的原因,而从官位的变化来看,失势的背景应该是曹丕时代。但在曹睿上台后,董昭开始不断崛起,想到上一段楼梯,他略施小计,很快曹睿就把他提升到了司徒。董昭如愿以偿,成为了三公,这在曹操的所有谋士中是罕见的。
关于宋朝董昭这一说法,在《造王者》中是郑则仕饰演董昭,背景是宋朝,不过真正的董昭存在的年代是三国时期。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浙ICP备2022016517号-4 联系邮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