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皆兵的典故是什么?草木皆兵的故事出自哪里?
草木皆兵的典故: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草木皆兵的意思是说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大脑出现错乱的惊恐心理、疑神疑鬼。
草木皆兵的故事,在东晋时期,秦王苻坚控制了中国的北部。公元383年,率领90万步兵和骑兵进攻了晋朝。晋国派出晋国大将谢玄,谢石迎战抵抗,秦王苻坚深知晋军兵力不足,所以抓住机会迅速进攻。
出人意料的是,苻坚先锋的25万军队在寿春一一被击败,出人意料地被晋军打败,造成重大损失,将军和士兵死的不计其数,秦王本来打算以多制胜,没曾想锐气大挫,士兵纷纷逃跑,军心动摇,局面一发不可收拾。这个时候,秦王苻坚在城楼上望到晋军士气高昂,虽然人数不多,但都是排着整齐的队伍,队伍严整。再望向八公山上,隐约看见一草一木都是士兵排着整齐的队伍齐刷刷的跑来,秦王苻坚对身边人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会是晋军兵力不足呢?太过于草率,太过于轻敌了。
秦军出师不利90万的士兵战败,这也给秦王的心里种下了阴影,就在这时,秦王苻坚命令部下靠淝水北岸坐阵,亲王打算以地理环境取胜扭转乾坤。也就在这时,晋军将领提出要求,让秦军往后退一步,让出地方以便过河作战。秦王这时候哈哈大笑,嘲笑晋军没有作战常识,便爽快答应了。谁料到后退的军令一出,晋军如瀑布一般直涌而来,吓的秦军如潮水,只得一退而后退步步后退,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秦王苻坚也最后落得浑身是伤,自命不保中箭而逃,这就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草木皆兵的典故也是出自淝水之战。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浙ICP备2022016517号-4 联系邮箱:514 676 113@qq.com